收到吳春生老師新書《桐城大先生吳汝綸》,當即大快朵頤,讀后獲益多多!
作者殫精竭慮,爬梳歷史,使吳汝綸這位晚清重要文學家、教育家的形象呼之欲出。這本人物傳記,漫卷了時代風云。傳主吳汝綸“從太平天國、捻軍、中法戰爭、甲午戰爭,再到戊戌維新、庚子事變,晚清許多重大歷史事件,他皆耳聞目睹、親身經歷。近代史上兩大著名人物:曾國藩、李鴻章,他都曾參幕輔佐,且是幕府中的風云人物”。作者在闡述吳汝綸人生軌跡時,精要交代相關熱點人物及事件,諸如曾國藩、李鴻章、彭玉麟、左宗棠、陳寶箴、袁世凱……通過宏大敘事,使我們看到晚清“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的部分輪廓及帝國大廈傾倒之悲劇。而人物的性格也在這部歷史大劇中得到鮮活的凸現。
作者文字簡練,有力度,飽蘊情感,充滿感染力,且敘事技巧獨特,全書分為六個章節,每個章節前均有提綱挈領的導語,全書盡管“體大”,因為“慮周”而顯得脈絡分明,舉重若輕。又常在人物發展節點加以點評,令人深思??傊?,本書在晚清充滿血和淚的屈辱史中,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吳汝綸傲岸而燦爛的一生。其有溫度的文字,展現了大先生吳汝綸光耀天地、山高水長的精神遺存!
吳汝綸(1840—1903),字摯甫、摯父,安徽桐城人,晚清文學家、教育家。同治四年進士,授內閣中書。先后任曾國藩、李鴻章幕僚及深州、冀州知州,長期主講蓮池書院,晚年任京師大學堂總教習,并創辦桐城學堂。與馬其昶同為桐城派后期主要代表作家。著有《吳摯甫文集》四卷、《詩集》一卷、《吳摯甫尺牘》七卷、《深州風土記》二十二卷、《東游叢錄》四卷。
傳主命運隨著內憂外患的時局跌宕起伏,且個性獨特鮮明,時有不凡之舉。如第一章《科場連捷》,生動具體地記敘傳主“一試輒中”的傳奇故事,從秀才到舉人到進士,連登三級,差點中了狀元。吳汝綸靠的是什么?作者點評道:“清苦生活的磨礪,鄉土、鄉情、鄉賢的熏陶,使他在面對人生的種種難題的時候,不得不學會獨立思考……為文到了一定階段,不是文辭技巧能解決的問題,思想才是根本,才是靈魂?!绷硪环矫?,“最大的優勢就是他所學的、朝夕浸淫的桐城派古文”,是“打開科舉大門的利器”。
第二、三章寫吳汝綸亦官亦幕生涯。為官,他以老師曾國藩指示“勤慎”為戒,勤政愛民,兩袖清風。興文教,治水,捕盜,官譽日??;恢復文廟樂舞,均徭于畝,建吳公渠,青史有聲。為幕,在曾國藩、李鴻章幕府,面臨分崩離析的國勢,力主富國強國,在重大事件中頭腦清醒,善于策劃與計謀,為國解難。
更顯眼的是吳汝綸對近代教育的巨大貢獻。他已經清醒地認識到,要改變中國被瓜分、受欺辱以致亡國滅種的命運,必須學會自強御侮,先決條件是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水平。他主張:“蓋必振民之窮而使之富焉,必開民之智而使之智也?!薄爸劣谡衽d國勢,則全在得人,不再議法?!?/p>
他一生用力最勤者即教育,興學堂,改學制,倡西學,造人才。他主持北方學府蓮池書院十多年,大力改革舊式書院教學體制和制度,反對圍繞科舉學習,增加“西學”課程,加強天算、格致、政法、實業、外語等教學。學生眾多,新人輩出,桃李滿天下,劉春霖、嚴復、林紓、馬其昶是其中佼佼者。他以京師大學堂總教習身份,去日本考查四個多月,努力了解西方,倡導學習西方先進科學和良善的有關制度,反對因循守舊,主張中西兼容,呼吁中國走向世界。他學養深厚,博古通今,對中國社會諸多問題的批評,均鞭辟入里。他將訪日日記、書信和報道、專論匯編成冊,印成《東游叢錄》一書,產生巨大影響,成為清末教育變革的重要文獻,奠定了他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顯要地位。
晚年,他竭盡全力創辦安徽省第一所中學堂——桐城學堂(今桐城中學),其動機就是教育救國,“東西合璧”,培養經世濟變人才,實現振興國家的理想!
合卷凝思,該怎樣評價吳汝綸的一生呢?還是北宋張載說得好,讀書人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行天道,為民生,傳圣賢之道,求盛世太平。吳汝綸實踐了中國知識分子自古以來的精神標識,可謂“大先生”也!因此作者評價:“大先生的人格風骨、思想情懷、學術自由,不失為時代之榜樣,靈魂之燈塔?!?/p>
“風云兩甲子,弦歌越百年?!眳侨昃]先生創辦的桐城中學,至今已培養博士逾7000名,院士10余名。他親手所題的校訓“勉為國器”,已穿越時空,成為驅動學子們奮力前進的利器。
“大先生”吳汝綸不朽!劉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