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桐城市嬉子湖鎮著眼生態宜居鄉村建設,深入發掘文化體驗項目,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生態旅游為主的朝陽產業,奮力打造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打響嬉子湖半島生態休閑旅游品牌。
如今雖已是冬季,但氣溫尚可,仍有不少自駕到嬉子湖鎮的游客選擇到瀾野營地露營。一頂頂宿營帳篷隱逸于叢林翠綠中,游客們坐在帳篷中,白天聽風賞景,夜來靜臥數星,放松忙碌的身心。每逢周末,營地舉辦篝火晚會、飛盤游戲、露天電影、音樂節等主題活動,不僅豐富了游客的體驗項目,也成了嬉子湖鎮旅游打卡的“新地標”。
11月26日,營地負責人馬晨旭介紹,自今年7月中旬營業以來,營地接待游客約1500人,營業收入約15萬元。下一步,他們打算依托嬉子湖鎮特色旅游名片和豐富的旅游資源,繼續擴大營地規模,打造觀景平臺,吸引更多游客。
如今的蟠龍村,民居錯落有致,道路寬敞平整,采摘園里苗圃林立,碩果累累,處處能感受到鄉村振興的勃勃生機。近年來,嬉子湖鎮因地制宜挖掘旅游潛力,把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旅游提檔升級結合起來,實行人居環境“周巡查,月考核,季評比”制度,開展“紅黃榜”“積分制”工作,將人居環境整治納入村規民約,形成各村爭抓狠抓人居環境整治、群眾積極參與的共建共治新格局。
近年來,在農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嬉子湖鎮深度發掘非物質文化遺產——裁襟勵子故事,投入200萬元建設裁襟勵子文化園,舉辦首屆裁襟勵子文化節,活動當天吸引了近千名游客前來觀光。同時,嬉子湖鎮充分利用特有的自然生態和農業產業資源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流轉村集體土地近3000畝,打造集賞花、采摘、休閑、體驗為一體的農旅產業鏈,帶動村民年人均增收近1萬元,實現農民增收致富,分享旅游發展紅利。
嬉子湖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童鵬表示,下一步,該鎮將堅持以“生態綠島,歡樂水鄉”為建設品牌,立足水鄉特色資源稟賦,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和休閑旅游業,深度融合綠色農業、文化遺跡、生態旅游三要素,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構建全域旅游大格局,助力鄉村振興。(全媒體記者 何飛 通訊員 金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