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桐城市文昌街道翻身社區“睦鄰會客廳”書記項目建設,充分發揮紅色社區、紅色物業、紅色業委會的紅色力量,積極探索建立社區基層治理工作新機制、新方法,創立“群眾點事、三方議事、公眾評事”模式,讓“睦鄰會客廳”變成辦事、議事、評事的平臺,共促開發商、物業、居民“三方事”圓滿解決,不斷提高社區居民的滿意度與幸福感。
辦事“會客廳”激活初心動能
該社區利用“睦鄰會客廳”平臺,組織群眾點事,“會客廳”里落實辦事,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
七里香溪小區始建于2010年,是個居住近兩千戶的大型小區,衛生環境差、用電難、停車難等諸多問題,居民意見大。為更好地幫助解決小區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大小事”,2022年3月,社區黨總支在總結前期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量身打造“睦鄰會客廳”,小區居民遇到任何與切身利益相關的困難事、煩心事,或是居民之間的矛盾糾紛,都可以到“睦鄰會客廳”尋求解決方案。像在自己家客廳一樣,涉事各方坐在一起,面對面交流意見和看法,共同協商解決問題。自“睦鄰會客廳”創立使用以來,共調處矛盾糾紛20余件,調處率100%,群眾滿意率100%,“三不管”變成“三方和”。
議事“會客廳”解決急難愁盼
該社區利用“睦鄰會客廳”平臺,組織開發商、物業、居民三方議事集思廣益,共商社區治理。
七里香溪小區二期是臨時用電,導致經常停電,業主們意見很大。黨員志愿者依靠自身“熟人”優勢,和小區居民邀請開發商、物業和業主代表開誠布公、互動交流。經過一周時間的努力,雙方達成共識。2022年4月6日,入戶智能電表安裝完工,電力順利移交,居民用上了國網電,拖欠的28萬元電費全部收齊交到了物業賬戶,開發商、物業和業主第一次親切“握手”。
在“睦鄰會客廳”,黨員志愿者帶動居民參與社區治理討論,同時,物業也從專業的角度給予答復。大家在互動中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逐漸地,一批熱心居民們成為了社區建設的主力軍,加強了居民和居委會、物業的聯系。自“睦鄰會客廳”建立以來,多次召開志愿者會議、黨員會議、居民協商會議,“會客廳”積極發揮聯絡和服務功能,“會客廳”變成“惠客廳”,成為社區居民的“娘家”。
評事“會客廳”激發基層自治
該社區利用“睦鄰會客廳”平臺,組織公眾評事,妥善解決社區“自家事”。針對七里香溪小區存在的突出矛盾,翻身社區指導幫助成立業紅色主委員會,一批有責任心、公益心的黨員和群眾被推選為業委會成員。紅色業委會依托“睦鄰會客廳”平臺,定期邀請社區“兩委”、居民代表三方議事,商討小區出現的各類問題,共同確定解決方案,更好地激發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識,激發基層自治。在小區綠化增補、路面維護、消防施工、增設充電樁等方面,業委會和居民代表自覺監督,盯進度、盯質量,實現了“鄰里事、鄰里議、鄰里定”。
文昌街道翻身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健全社區、紅色物業、紅色業委會“三方聯動”機制,不斷優化完善業委會、物業公司和居民的“3+1”管理服務體系,凝聚社區“兩委”、物業公司、單元長、網格員、居民、黨員志愿者“六方共治”力量,形成黨建引領、社區主導、居民自治、多方共治的良好局面。(王閏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