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共桐懷潛中心縣委交通聯絡總站(戴長春飯店)舊址(位于范崗鎮)。
原桐城縣童家鋪地處桐西地帶,是個可攻可守、可進可退的交通要道??谷諔馉帟r期,中共桐懷潛中心縣委在此設立了一個交通聯絡總站,外稱“戴長春飯店”,由中共地下黨員戴長春同志任總站站長,邵先啟同志(戴長春妻子)協助其工作。
1939 年秋,中共桐懷潛中心縣委組成。這時,國民黨反共摩擦尖銳化,桐城被視作“共產黨活動最強烈地區”之一。國民黨頑固派176師進駐桐城,解除學兵隊,圍剿桐東第二游擊大隊,撤銷工作團,改組動委會,建立特務網,追捕共產黨員。
針對逆流,中共桐懷潛中心縣委著手整頓縮小黨的組織,隔離嫌疑分子,撤離暴露政治面貌的黨員,建立秘密交通站。首先把桐西地區的黨組織分為3個片:以五聚嶺大崗以北的唐灣、長嶺、葉灣、蔣潭為一片;以枧架山、王屋寺、陶沖口為一片;以掛車河、童鋪、姚塝為一片。中心縣委下面暫不設區委和黨的其他派出機構,桐西、桐東、桐南的基層黨組織由中心縣委直接領導,同時建立秘密交通聯絡總站,總站設在交通便利的桐西童家鋪戴長春飯店。交通聯絡總站建立后,負責收集、傳遞情報,接送往來的秘密工作者,護送前往根據地的黨員、干部和抗日青年。
秘密交通聯絡總站站長戴長春,1936年由宋海珊介紹入黨,外號“猴子”。他和妻子邵先啟都是黨的優秀秘密交通員,以開飯店為名執行黨的秘密任務,為中心縣委接轉往來人員的組織關系,掩護和保衛中心縣委在站內研究工作、召開會議等。據不完全統計,經戴長春飯店(交通聯絡總站)先后護送到皖東和無為抗日根據地的黨員和進步知識青年就達2000 余人。
另外,做統戰工作,幫助國民黨軍政、民運部門的進步分子撤退和青年學生離校,號召他們投奔皖東和無為抗日根據地,是中心縣委采取的又一對策。
這些組織措施的實施,不僅把國民黨頑固派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而且為中心縣委開拓爾后的工作打下了一個比較扎實的基礎。
1940年3月16日,省直屬第二十二工作團由懷寧經桐城轉組織關系回立煌(今金寨縣),縣委書記林立同志在戴長春飯店與該團團長秘密談話。林立同志指示留下該團的全部槍支,該團團長面露難色,認為槍支留下后回立煌不好交代(當時各工作團槍支都是省政府配發的)。林立同志便決定利用我新四軍游擊隊的名義,用繳槍的辦法來解決,該團長勉強答應了在第二天繳槍。
次日上午,中心縣委對繳槍任務作了具體部署。為防止交通總站暴露,由戴長春和陳琳(林立的妻子)兩位同志負責通知參加這一行動的同志下午在戴長春飯店隔壁的童家鋪保公所內集合(保長是我地下黨員),晚上開始繳槍行動。
當天下午,情況發生突變,當林立、何杰之、桂平等部分同志陸續來到童家鋪保公所后,發現戴長春飯店已經被敵人包圍監視,林立同志進保公所時也被敵便衣特務盯梢。
在這種危急情況下,林立同志為了保護其他同志,只身進入戴長春飯店。他趁敵人尚未掌握自己的身份之前,與敵人進行巧妙地周旋。
這時,交通員邵先啟同志沉著冷靜地抽身至保公所,通知何杰之等同志迅速轉移,同志們從保公所后門走后,邵先啟同志復又回戴長春飯店,機警地岔開敵人對林立同志的盤查,使林立同志安全脫身,離開了戴長春飯店。
我黨全體同志安全轉移后,敵人才發覺上當,惱羞成怒地將邵先啟同志毒打一頓,又將戴長春飯店的東西砸個精光,封閉了飯店。
當晚,邵先啟同志忍著傷痛,連夜把中心縣委機關存放的內裝革命書籍、文件、一排子彈和兩顆手榴彈的一只皮箱送到佘家沖。
中共桐懷潛中心縣委地下交通聯絡總站——戴長春飯店,就這樣被敵人破壞了。
1940年底,由于叛徒出賣,戴長春不幸被捕,1941年4月在桐城英勇就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