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子湖是桐城市唯一的天然湖泊,接納境內大別山脈及龍眠河、掛車河兩大河流,東、南與白兔湖、菜子湖連體而匯入長江,總流域面積9600公頃。湖源分兩支各于桐、舒、潛三市縣交界處的大別山余脈老關嶺附近,上游為卵石河床,下游為沙質。
這里水陸交通體系發達,“桐雙”市級油路縱貫全境,并與合九鐵路、滬蓉高速、206國道相連接,距省城合肥不到2小時車程,達江城名府安慶僅需1小時;水路泊樅川而融長江,可上溯湖廣、下達蘇杭。
嬉子湖,一年四季,景色迷人,擁有“春晴草色如酥,夏汛水天浩渺,秋日白鷺祥云,冬雪平冰千里”之稱,得天獨厚的湖光山色,酣暢淳樸的風土民情,豐饒富足的水陸物產,給人以回歸自然、返樸歸真感受。這里生態優良,濕地連片,絲毫沒有都市的浮華與喧囂,儼然是地球綠肺,一個天然安逸的生態家園。就像清代著名詩人姚清泉的《游嬉子湖之賦》中所寫的“桐城好,最好嬉子湖,賈船帆掛千秋月,漁艇燈明兩岸蘆,一望水平浦”。
嬉子湖生態旅游區2010年被國家旅游局批準為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位于桐城東南部,位處嬉子湖鎮南部,與巨石山風景區隔湖相望,相距大約5公里,距市區30公里,占地面積71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30平方公里,水面積41平方公里。景區現有嬉子湖度假村、養生大酒店、生態濕地、嬉子仙島、游客接待中心、水上拓展中心、露營基地、垂釣中心、水上樂園、方以智廣場、濕地宣教展示中心、天文館及4D動感電影、水生植物認知園、蓮文化觀賞園、采摘園、珍禽觀賞園、游船碼頭等景點和旅游接待設施,是集生態休閑觀光、科普文化體驗、漁業休閑、戶外拓展、鄉村度假、會議商務、特色餐飲于一體的多功能景區。推出有“春季濕地觀光、夏季休閑垂釣、秋季瓜果采摘、冬季賞雪觀鳥”的四季旅游項目,形成了“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齊全的旅游服務體系。
走進嬉子湖總讓人賞心悅目,情趣盎然。悠久的地域文化與山水景觀融為一體,展示了一幅生生不息的歷史長卷,散發著悠遠醇厚的氣息和嫵媚動人的魅力。走進這里不僅可以觸及一方水土人情,品讀千年沉積的豐厚文化與典故,而且還可以盡情地享受大自然的寧靜與和諧的浪漫。
有一副對聯是這樣贊美嬉子湖這個生態家園的:“堤邊浪靜,水面波平,一片云煙籠岸北;葉醉丹楓,花疏紅蓼,幾番風景到江南。”
嬉子湖由來
嬉子湖是因沿湖兒童嬉戲湖中而得名。然而,它的真正來歷卻蘊含著濃郁的人文氣息:嬉子湖下游與菜子湖連接稱為處“喜口”。舊時嬉子湖盛產一種約巴掌大小的野生田蟹,每年因潮汛大量沖入湖內,因其性寒可治多病,深得人們喜愛,沿湖魚民愛稱其為“喜子”。 自康熙初年(公元1662年),青年時期的張英,跟隨父親張秉彝(打鐵營生)常游玩嬉戲于嬉子湖,其間不輟發奮攻讀于嬉子湖畔。五年后,天資聰穎的張英高中二甲第四名進士,后調任禮部尚書,拜文華殿大學士兼經筵講官。是嬉子湖豐厚的地域文化熏陶和哺育了當朝一代名臣,從那時“喜子”改稱為“嬉子”,“嬉子湖”名便廣為流傳。此后,嬉子湖畔真的人才輩出,聲名鵲起。先后輩出英才張英、張廷玉、張廷璐、張廷瓚以及現代將軍張知行和旅臺女作家張漱菡等等,他們政聲之著,學識之淵,足謂桐邑古今之驕子。